×

顺乌头酸酶(ACO)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-CheKine™

CheKine™ Micro Aconitase (ACO) Activity Assay Kit

产品货号
KTB1290

产品特点:

  • 兼容血清、血浆、动植物组织、细胞及多种生物体液,满足不同样本类型需求
  • 微量法设计,仅需96孔UV微孔板即可高通量检测,节省样本与试剂
  • 提供完整组分(Extraction Buffer及ReagentⅠ-Ⅵ)与详细操作指南,简化实验流程
  • 配套样品制备与结果计算方法,确保数据可追溯性与重复性
  • 选择规格

    48 T/48 S
    ¥678
    现货(次日发货)
    96 T/96 S
    ¥898
    现货(次日发货)
    🎉 限时优惠

    买2送1活动进行中!购买任意2个规格产品,免费赠送100μL装一支。

    活动截止时间:2024年1月31日

    产品概述

    亚科因生物研发的CheKine™ 顺乌头酸酶(ACO)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是一款基于比色法的微量酶活测定工具,可在96孔UV微孔板内快速检测生物样本中顺乌头酸酶(ACO)的催化活性,为研究细胞三羧酸循环(TCA cycle)代谢通量提供可靠数据。

    顺乌头酸酶(aconitase)位于线粒体基质,是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限速酶之一,负责将柠檬酸通过脱水-加水反应转化为更易氧化的异柠檬酸,从而推动后续氧化脱羧步骤。该酶活性直接反映细胞有氧呼吸效率,是细胞能量代谢、氧化应激及铁硫簇稳态研究的重要指标。本试剂盒利用酶促反应生成的产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,实现ACO活性的定量分析。

    应用领域

    适用于细胞代谢研究、线粒体功能评估、肿瘤代谢重编程、植物逆境生理及药物筛选等方向,特别推荐用于检测细胞模型中TCA循环通量变化。

    顺乌头酸酶(ACO)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-CheKine™

    产品参数

    中文名称 顺乌头酸酶(ACO)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-CheKine™
    英文名称 CheKine™ Micro Aconitase (ACO) Activity Assay Kit
    产品货号 KTB1290
    检测类型 三羧酸循环
    检测方法 比色法
    试剂盒组分 • Extraction Buffer
    •ReagentⅠ
    •ReagentⅡ
    •ReagentⅢ
    •ReagentⅣ
    •ReagentV
    •ReagenVI
    分子 ACO
    检测指标 ACO
    注意事项 • 需用96孔UV微孔板。
    • 不同批次号、不同厂家之间的组分不要混用。
    • 样品处理等过程均需要在冰上进行,且须在当日测定酶活力,匀浆液避免反复冻融。
    •实验开始前,确保所有的组分及设备处于合适的温度。
    保存建议 建议收到货后避光保存于-20°C,有效期为6个月。请参考说明书中各个组分的最佳保存条件进行储存。
    运输条件 冰袋运输(蓝冰)
    警告 本文列出的产品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人类或临床诊断。我们产品所推荐应用,不是建议使用我们的产品去违反任何专利或许可证。对于使用本产品可能发生的专利侵权或其他违规行为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    使用说明

    自备耗材

    • 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(能测 340 nm处的吸光度)
    • 96孔 UV板或微量石英比色皿、可调节式移液枪及枪头
    • 制冰机、低温离心机、水浴锅
    • 去离子水
    • 匀浆器(如果是组织样本)

    试剂盒组分

    试剂盒组分规格储存条件
    Extraction Buffer60 mL (48 T)
    60×2 mL (96 T)
    4℃
    ReagentⅠ12 mL (48 T)
    24 mL (96 T)
    4℃
    ReagentⅡ0.75 mL (48 T)
    1.5 mL (96 T)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    ReagentⅢ10 mL (48 T)
    20 mL (96 T)
    4℃
    ReagentⅣPowder×1 vial (48 T)
    Powder×1 vial (96 T)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    ReagentVPowder×1 vial (48 T)
    Powder×1 vial (96 T)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    ReagenⅥPowder×1 vial (48 T)
    Powder×1 vial (96 T)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
    试剂准备

    • Extraction Buffer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4℃保存。
    • ReagentⅠ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4℃保存。
    • ReagentⅡ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-20℃避光保存。
    注意:ReagentⅡ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,建议在通风橱进行实验。
    • ReagentⅢ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4℃保存。
    • ReagentⅣ:临用前配制,对于 48 T,加入 2.5 mL去离子水,对于 96 T,加入 5 mL去离子水,充分混匀待用。未用完的试剂-20℃避光保存一周,避免反复冻融。
    • ReagentV:临用前配制,对于 48 T,加入 0.75 mL去离子水,对于 96 T,加入 1.5 mL去离子水,充分混匀待用。未用完的试剂-20℃避光保存一周,避免反复冻融。
    • Working ReagentⅥ:临用前配制,对于 48 T,ReagentⅥ加入 7.2 mL ReagentⅢ,对于 96 T,ReagentⅥ加入 14.4 mL ReagentⅢ,充分混匀待用。未用完的试剂-20℃避光保存一周,避免反复冻融。
    • Working Solution:现配现用,对于 48 T,7.2 mLWorking ReagentⅥ加入 0.6 mL去离子水、0.6 mL ReagentⅢ、0.6 mL ReagentⅣ、0.6 mL ReagentV;对于 96 T,14.4 mLWorking ReagentⅥ加入 1.2 mL去离子水、1.2 mL ReagentⅢ、1.2 mL ReagentⅣ、1.2 mL ReagentV,充分混匀待用。未用完的试剂-20℃避光保存,可保存一周。

    样本制备

    注意:推荐使用新鲜样本,如果不立即进行实验,样本可在-80℃保存 1个月。测定过程中样本和所有试剂在冰上放置,以免变性和失活。
    1. 血清(浆)样本:直接检测。
    2. 组织和细胞中胞浆蛋白与线粒体蛋白的提取:
      1. 称取约 0.1 g组织或收集 500万个细胞,加入 1 mL Extraction Buffer和 10 μL ReagentⅡ,冰浴匀浆,600 g,4℃离心 5 min,收集上清至新的离心管中,舍弃沉淀。
      2. 再次离心上清,11,000 g,4℃离心 10 min,分别得到上清和沉淀。
      3. (选做)第(2)步的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,可用于直接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 ACO。
      4. 在第(2)步的沉淀中,加入 200 μL Reagent I和 2 μL ReagentⅡ混匀,用于线粒体 ACO测定。
    注意:
    1. 建议实验之前选择 2-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。若样本放置时间较久或操作习惯的影响等,导致上清中含量较多,则必须检测上清。
    2. 该试剂盒的 Extraction Buffer与 KTB1270、KTB1280、KTB1240、KTB1230、KTB1250、KTB1023相同,该试剂盒提取的样本也可以适用于 KTB1270、KTB1280、KTB1240、KTB1230、KTB1250、KTB1023的测定。

    实验步骤

    1. 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 30 min以上,调节波长到 340 nm。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去离子水调零。
    2. Working Solution于 37℃(哺乳动物)或 25℃(其它物种)孵育 10 min。
    3. 在 96孔 UV板或微量石英比色皿中加入 40 μL样本和 160 μLWorking Solution,迅速混匀后于 340 nm检测,记录 20 s和 3 min 20 s的吸光值,分别记为 A1和 A2,计算ΔA=A2-A1。
    注意:若样本吸光值ΔA大于 0.5,建议用 ReagentⅠ进一步稀释,计算结果乘以稀释倍数。因通过单位时间内吸光值变化计算酶活,不推荐同时测多个样本。

    结果计算

    注意:我们为您提供的计算公式,包括推导过程计算公式和简洁计算公式。两者完全相等。建议以加粗的简洁计算公式为最终计算公式。

    A. 使用 96孔 UV板测定的计算公式

    1. 按血清(浆)计算

    单位的定义:每毫升血清(浆)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生成 1 nmol的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。

    ACO活性(U/mL)=[ΔA×V 反总÷(ε×d)×109]÷V 样÷T=535.90×ΔA

    2. 按样本鲜重计算

    单位的定义:每 g组织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生成 1 nmol的 NADH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。

    ACO 上清活性(U/g 鲜重)=[ΔA 上清×V 反总÷(ε×d)×109]÷(V 样÷V 提取×W)÷T=541.26×ΔA 上清÷W

    ACO 沉淀活性(U/g 鲜重)=[ΔA 沉淀×V 反总 ÷(ε×d)×109]÷(V 样÷V 样总×W)÷T=108.25×ΔA 沉淀÷W

    总 ACO活性(U/g 鲜重)=ACO 上清活性+ACO 沉淀活性=541.26×ΔA 上清÷W+108.25×ΔA 沉淀÷W

    3. 按细胞密度计算

    单位的定义:每 1万个细胞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生成 1 nmol的 NADH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。

    ACO活性(U/104 cells)=[ΔA×V 反总÷(ε×d)×109]÷(V 样÷V 样总×500)÷T=0.216×ΔA

    参数说明:

    • V 反总:反应体系总体积,2×10-4 L
    • ε:NADH 摩尔消光系数,6.22×103 mol/L/cm
    • d:0.5 cm
    • V 样:加入样本体积,0.04 mL
    • T:反应时间,3 min
    • ΔA 上清:上清测定值
    • V 提取:加入提取液体积,1.01 mL
    • W:样品质量,g
    • ΔA 沉淀:沉淀测定值
    • V 样总:加入 ReagentⅠ和Ⅱ的体积,0.202 mL
    • 500:细胞总数,500万

    B. 使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

    将上述计算公式中的光径 d: 0.5 cm调整为 d: 1 cm进行计算即可。

    常见问题

    Q: 该类试剂盒一般什么单位用的多?

    A: 动物研究,植物研究,微生物研究等相关单位都应用比较多。

    Q: 该类试剂盒做过哪些实验材料的验证?

    A: 生化试剂盒已充分验证,适合于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等多种物种。 对于在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材料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差异的指标,尤其是酶活性测定指标,我们分别研发和生产了针对同一指标的不同类型试剂盒,并在试剂盒名称和代号上做了明确区分,请用户仔细核对,选择合适的试剂盒类型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support@abbkine.com,进行深入探讨。

    Q: 该产品线检测可使用分光光度计替代酶标仪吗?

    A: 不建议用,分光光度计每次检测的样本个数不超过4个,无法做到数据检测的同步。

    Q: 该类试剂盒使用量应如何计算?

    A: 检测孔的数量=样本个数+标准品数×重复次数+预留补测数量,如有疑问,请联系support@abbkine.com,进行深入探讨。

    Q: 该系列试剂盒可以检测蓝藻等微生物样本吗?

    A: 可以,用超声进行破碎微生物细胞,再进行细胞上清的检测,如有疑问,请联系support@abbkine.com,进行深入探讨。

    文献引用

    请等待最新文献信息更新。

    相关资讯

    专业技术支持

    我们的技术团队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服务

    实验方案设计

    根据您的研究目标,提供个性化的实验设计方案

    问题排查

    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协助您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

    在线技术咨询

    7x24小时在线技术支持,随时为您答疑解惑

    免费样品申请

    提供免费样品试用,让您先试后买更放心

    400电话
    在线咨询
    技术支持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