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-CheKine™

CheKine™ Micro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Activity Assay Kit

产品货号
KTB1850

产品特点:

  • 专为植物组织、动物组织及培养细胞等样本设计,覆盖多种实验体系。
  • 采用微量比色法,节省样本与试剂,适配高通量需求。
  • 提供完整的样品制备流程与结果计算公式,降低实验门槛。
  • 组分独立分装,避免交叉污染,确保批次稳定性。
  • 选择规格

    48 T/48 S
    ¥1798
    现货(当天发货)
    96 T/96 S
    ¥2198
    现货(当天发货)
    🎉 限时优惠

    买2送1活动进行中!购买任意2个规格产品,免费赠送100μL装一支。

    活动截止时间:2024年1月31日

    产品概述

    亚科因生物研发的CheKine™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是一款基于比色法的微量检测工具,可快速、准确地测定植物组织、动物组织及培养细胞等样本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(NADH-CoQ 还原酶)的酶活性,为细胞代谢与氧化磷酸化研究提供可靠数据。

   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(EC 1.6.5.3),又称 NADH-CoQ 还原酶或 NADH 脱氢酶,是线粒体内膜上最大的蛋白复合物,广泛存在于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培养细胞中。该酶催化 NADH 将一对电子传递给辅酶 Q(CoQ),同时使 O₂ 还原生成超氧阴离子(O₂·⁻),成为呼吸电子传递链(ETC)中活性氧(ROS)生成的主要位点。通过测定复合体Ⅰ活性,可同时评估 ETC 功能状态与 ROS 生成水平,为研究细胞能量代谢、氧化应激及相关疾病机制提供关键指标。

    应用领域

    适用于细胞代谢、氧化磷酸化、线粒体功能评估、活性氧(ROS)生成机制研究,以及药物筛选、疾病模型构建等细胞分析场景。

   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-CheKine™

    产品参数

    中文名称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性检测试剂盒(微量法)-CheKine™
    英文名称 CheKine™ Micro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Activity Assay Kit
    产品货号 KTB1850
    检测类型 氧化磷酸化
    检测方法 比色法
    试剂盒组分 • ReagentⅠ
    • Reagent Ⅱ
    • Reagent Ⅲ
    • Reagent Ⅳ
    • Reagent Ⅴ
    • Reagent Ⅵ
    分子 Mitochondrial complex I
    检测指标 Mitochondrial complex I
    注意事项 • 不同批次号、不同厂家之间的组分不要混用;否则,可能导致结果异常。
    •混合或复溶组分时,避免产生气泡。
    •勤换吸头,避免各组分之间的交叉污染。
    •实验开始前,确保所有的组分及设备处于合适的温度。
    •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,需先取 1-2 个样做预实验,如果测定的吸光值过高(高于 1.5)或ΔA大于 0.4,可用Reagent Ⅱ稀释样本后再测定,计算结果时注意乘以稀释倍数。若ΔA 偏小,则可以通过增加加入的样本体积来提高灵敏度。
    •样本蛋白浓度需自行测定。
    保存建议 收到货后,请参阅说明书中各个组分的存储条件进行保存,自发货之日起,按照推荐的保存条件,有效期为6个月。
    运输条件 冰袋运输(蓝冰)
    警告 本文列出的产品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人类或临床诊断。我们产品所推荐应用,不是建议使用我们的产品去违反任何专利或许可证。对于使用本产品可能发生的专利侵权或其他违规行为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    使用说明

    自备耗材

    • 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(能测 340 nm处的吸光度)
    • 恒温箱、制冰机、低温离心机
    • 96孔 UV板或微量石英比色皿
    • 可调节式移液枪及枪头
    • 去离子水
    • 匀浆器或研钵

    试剂盒组分

    试剂盒组分规格储存条件
    ReagentⅠ48 T: 60 mL
    96 T: 60 mL×2
    4℃
    ReagentⅡ48 T: 12 mL
    96 T: 24 mL
    4℃
    ReagentⅢ48 T: 1 mL
    96 T: 2 mL
    4℃,避光保存
    ReagentⅣ48 T: 12.5 mL
    96 T: 25 mL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    ReagentⅤ48 T: 0.5 mL
    96 T: 1 mL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    ReagentⅥ48 T: Powder×1 vial
    96 T: Powder×1 vial
    -20℃,避光保存

    试剂准备

    • ReagentⅠ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4℃保存。
    • ReagentⅡ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4℃保存。
    • ReagentⅢ:即用型;使用前,平衡到室温;4℃避光保存。
    • Working ReagentⅥ:临用前配制,48 T加入 1 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,96 T加入 2 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,未用完的已溶解的 ReagentⅥ请分装后-20℃避光保存 1个月,避免反复冻融。

    工作液的配制:临用前配制,将 Reagent Ⅳ和 ReagentⅤ以 99:1充分混匀,根据用量,现用现配。如果检测样本是哺乳动物来源,请置于 37℃孵育 5 min;如果样本是其他物种,则置于 25℃,孵育 5 min。

    注意:Reagent Ⅳ有毒性,Reagent Ⅴ有刺激性气味,建议在通风橱进行实验。

    样本制备

    注意:推荐使用新鲜样本,以保证酶的活力。

   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的提取:

    1. 准确称取 0.1 g组织或收集 500万个细胞,加入 1 mL ReagentⅠ和 10 µL Reagent Ⅲ,用匀浆器或研钵冰浴匀浆;
    2. 离心匀浆液,600 g,4℃离心 5 min,收集上清液至另一新的离心管中,舍弃沉淀;
    3. 再次离心上清,11,000 g,4℃离心 10 min,沉淀即为提取的线粒体,用作第 5步操作;
    4. (选做)上清液即为胞浆提取物,可作为样本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(此步可选做,可用于判断线粒体提取效果);
    5. 在沉淀中加入 200 µL ReagentⅡ和 2 µL ReagentⅢ,充分重悬沉淀,用于下一步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酶活性检测。

    实验步骤

    1. 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 30 min以上,调节波长到 340 nm,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去离子水调零。
    2. 在 96孔 UV板或微量石英比色皿中依次加入 10 µL样本、200 µL工作液和 15 µL Working ReagentⅥ,充分混匀后,立即读取 340 nm处 0 min 初始吸光值 A1和 2 min后的吸光值 A2,计算ΔA=A1-A2。

    注意:

    (1)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,需先取 1-2个样做预实验,如果测定的吸光值过高(高于 1.5)或ΔA大于 0.4,可用 Reagent Ⅱ稀释样本后再测定,计算结果时注意乘以稀释倍数。若ΔA偏小,则可以通过增加加入的样本体积来提高检测数值,若ΔA出现负值,则说明样本中不含复合体Ⅰ或已降解。

    (2)线粒体呼吸链试剂盒是酶动力学原理的试剂盒,反应比较快,且反应趋于平衡之后,该可逆反应可能会出现负反应,建议如下:

    • 样本组数:2-3个左右,该酶促反应速度快,且为酶促反应,需要把握好起始时间点和反应后的时间点;
    • 仪器提前预热,且加样可安排在酶标仪旁边进行,加样混匀后直接放入;
    • 如果ΔA偏小,可增加样本量(组织克重或者细胞数量),或者减少提取液用量;
    • 样本尽量新鲜提取,如果不能马上使用,则把完整细胞或者分装的组织保存在-80℃,一个月内使用;
    • 工作液临用前配制。
    • 该试剂盒提取的样本也可以适用于 KTB1860、KTB1870、KTB1880、KTB1890的测定。

    结果计算

    注意:我们为您提供的计算公式,包括推导过程计算公式和简洁计算公式。两者完全相等。建议以加粗的简洁计算公式为最终计算公式。

    A. 使用 96孔 UV板测定的计算公式

    1. 按样本鲜重计算

    单位的定义:每 g组织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 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。

    上清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力的计算

    上清的复合体Ⅰ活力(U/g 鲜重)=[ΔA 上清×V 反总÷(ε×d)×109]÷(W÷V 提取×V 样)÷T=3,654×ΔA 上清÷W

    沉淀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力的计算

    线粒体沉淀的复合体Ⅰ活力(U/g 鲜重)=[ΔA 沉淀×V 反总÷(ε×d)×109]÷(W÷V 重悬×V 样)÷T=731×ΔA 沉淀÷W

    样本中复合体Ⅰ总活力的计算

    复合体Ⅰ总活力即为上清中复合体 I 活力与沉淀中复合体 I 活力之和。

    复合体Ⅰ总活力(U/g 鲜重)=3,654×ΔA 上清÷W+731×ΔA 沉淀÷W

    2. 按细胞密度计算

    单位的定义:每 1万个细胞每分钟消耗 1 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。

    复合体Ⅰ活力(U/104 cell)=[ΔA×V 反总÷(ε×d)×109]÷(V 样÷V 重悬×500)÷T=1.46×ΔA

    参数说明:

    • V 反总:反应体系总体积,2.25×10-4 L
    • ε:NADH 摩尔消光系数,6.22×103 L/mol/cm
    • d:96孔 UV板光径,0.5 cm
    • 109:单位换算系数,1mol=109 nmol
    • V 样:加入样本体积,0.01 mL
    • T:反应时间,2 min
    • ΔA 上清:上清测定值
    • W:样本重量,g
    • V 提取:提取体系体积,1.01 mL
    • ΔA 沉淀:沉淀测定值
    • V 重悬:重悬沉淀体积,0.202 mL
    • 500:细胞总数, 500万

    B. 使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

    将上述计算公式中的光径 d:0.5 cm调整为 d:1 cm进行计算即可。

    常见问题

    Q: 如果检测样本是哺乳动物来源,请置于 37℃孵育 5 min,如果不立即做实验,怎么保存?

    A: 可以放在37℃保持温度,实验前再拿出来加样

    Q: 可以先把所有样本的 200 µL工作液和 15 µL L Working ReagentⅥ 提前配成混合液吗?

    A: 不可以,需要按照说明书的先后顺序依次加入 10 µL 样本、200 µL 工作液和 15 µL Working ReagentⅥ,一个孔一个孔加样

    Q: 该类试剂盒一般什么单位用的多?

    A: 动物研究,植物研究,微生物研究等相关单位都应用比较多。

    Q: 该类试剂盒做过哪些实验材料的验证?

    A: 生化试剂盒已充分验证,适合于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等多种物种。 对于在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材料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差异的指标,尤其是酶活性测定指标,我们分别研发和生产了针对同一指标的不同类型试剂盒,并在试剂盒名称和代号上做了明确区分,请用户仔细核对,选择合适的试剂盒类型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support@abbkine.com,进行深入探讨。

    Q: 该产品线检测可使用分光光度计替代酶标仪吗?

    A: 不建议用,分光光度计每次检测的样本个数不超过4个,无法做到数据检测的同步。

    Q: 该类试剂盒使用量应如何计算?

    A: 检测孔的数量=样本个数+标准品数×重复次数+预留补测数量,如有疑问,请联系support@abbkine.com,进行深入探讨。

    Q: 该系列试剂盒可以检测蓝藻等微生物样本吗?

    A: 可以,用超声进行破碎微生物细胞,再进行细胞上清的检测,如有疑问,请联系support@abbkine.com,进行深入探讨。

    文献引用

    Oral mitochondrial transplantation using nanomotors to treat ischaemic heart disease.

    杂志名称: Nature nanotechnology | 作者: Wu, Ziyu, et al.

    IF: 38 | 发表时间: 2024

    Divalent metal ions enhance bone regeneration through modulation of nervous systems and metabolic pathways.

    杂志名称: Bioactive Materials | 作者: Luo, Ying, et al.

    IF: 20.300 | 发表时间: 2025

    Infection and chronic disease activate a systemic brain-muscle signaling axis.

    杂志名称: Science immunology | 作者: Yang, Shuo, et al.

    IF: 18 | 发表时间: 2024

    Multifaceted roles of t6A biogenesis in efficiency and fidelity of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.

    杂志名称: Nucleic Acids Research | 作者: Zhang, Yong, et al.

    IF: 17 | 发表时间: 2024

    Cardiomyocyte-derived USP13 protects hearts from hypertrophy via deubiquitinating and stabilizing STAT1 in male mice.

    杂志名称: Nature Communications | 作者: Han, Jibo, et al.

    IF: 15.700 | 发表时间: 2025

    Plastid-localized ZmENR1/ZmHAD1 complex ensures maize pollen and anther development through regulating lipid and ROS metabolism.

    杂志名称: Nature Communications | 作者: Zhang, Shaowei, et al.

    IF: 15 | 发表时间: 2024

    Proteomic profiling of muscular adaptations to short-term concentric versus eccentric exercise training in humans.

    杂志名称: Molecular & Cellular | 作者: Du, Jiawei, et al.

    IF: 14 | 发表时间: 2024

    Nitric oxide-primed 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store bioenergetics in acute kidney injury via mitochondrial transfer.

    杂志名称: Theranostics | 作者: Peng, Fei, et al.

    IF: 13.300 | 发表时间: 2025

    Chemical activation of mitochondrial ClpP to modulate energy metabolism of CD4+ T cell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treatment.

    杂志名称: Cell Reports Medicine | 作者: Zhang, Jiangnan, et al.

    IF: 12 | 发表时间: 2024

    NIPSNAP1 and NIPSNAP2 facilitate healthy aging independent of mitophagy.

    杂志名称: Metabolism | 作者: Lv, Jian, et al.

    IF: 11.900 | 发表时间: 2025

    相关资讯

    专业技术支持

    我们的技术团队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服务

    实验方案设计

    根据您的研究目标,提供个性化的实验设计方案

    问题排查

    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协助您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

    在线技术咨询

    7x24小时在线技术支持,随时为您答疑解惑

    免费样品申请

    提供免费样品试用,让您先试后买更放心

    400电话
    在线咨询
    技术支持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
    返回顶部